第一篇:師德與課改關系研究
師德與課改關系研究
我校地處偏遠鄉鎮,人口少;原是由國營工廠子弟學校改制而來,生源不穩定;不到兩里又有一所強大中小學—桑海學校。周邊十到二十幾里范圍內還有幾所學校。競爭非常激烈。每年暑假,我校領導與老師都要下鄉招生。不用諱言,現在村小教學質量很差,就是這樣的生源,我校每年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不少優秀的學生,每年在新建縣中考排名前列且穩步前進!我校幾乎年年被評為新建縣中考先進單位、綜合考核一等獎、師德先進單位。我校被評為南昌市新農村師范學校。國家課改課題三等獎。校會議室墻上掛滿了各類獎牌。我校也得到了上級部門、家長及社會的好評。不斷有人打聽我校成功的秘訣,用我校領導的話來說,就是師德加課改。
那么,師德與課改有何關系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回憶一下我校課改的艱辛歷程。2010年前后,校領導鑒于生源問題和學校發展規劃,決定學習杜郎口中學搞課改,進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學品質,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校領導親自學習杜郎口課改理論與經驗,寫了大量讀書筆記與心得,積累了大量的資料.這些寶貴的資料后來都陸續復印給了全體老師學習;第二步,組織全校教師集體學習。全校教師培訓都是利用晚上與周末,這樣的培訓也不知進行了多少回,也沒有加班費或者什么補貼,大家都沒有怨言,積極參訓,寫心得體會,爭著試驗。當然,剛開始,也有部分老師不理解甚至抵觸,但在領導的反復思想動員和其他老師的幫助下,慢慢地接受了課改;第三步,校領導決定先在初一(1)班進行課改試點。班主任熊桂蘭老師(校長夫人)積極配合,對課改進行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改變傳統的座位,把學生分成一個個小組,桌子面對面;其次,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講究男女搭配,好中差搭配,各科搭配等)。小組分得恰當,小組長選得好,對課改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再次,培訓小組長及學生。培訓小組長如何管理本小組,培訓學生如何獨學與群學、交流與討論、展示與點評、歸納與總結等。熊老師等對課改付出了比我們沒有課改的老師多幾倍的心血,她們毫無怨言,也從不后悔。大部分學生很喜歡這一新鮮教學模式并能積極參加,也有少部分學生及家長積極性不是很高,但在熊老師等的幫助下慢慢地也喜歡上了這種與傳統迥然不同的教學模式。參加課改的老師課堂看似輕松,但老師必須有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老師課外花大量的時間去編導學案、制作課件等。這一年我校初一試點班英語成績比不試點班平均高出十五分。有了試點的成功,2011年9月秋季新學期,我校課改在初中部全面鋪開。我校每周一下午第三節課進行課改教研會,領導經常下到各個教研組指導。每月有一次例會,總結前一段課改經驗并布置下一階段的任務。這樣的例會經常在晚上進行且一開就是幾個小時,老師們都能準時參加,無怨無悔。我校課改至今已有三年了,這期間全校教師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與汗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優良的師德師風能促進課改的順利推進,并取得好成績。
正如前面所說,我校生存環境差,競爭激烈。一旦教學質量下滑,生源就立馬減少。為了生存,為了學校的長遠發展,校領導果斷決定進行課改。課改首先是要改變老師傳統教育觀念。傳統教學,我們已經輕車熟路,備課用舊的、最多也就是改改作業和試卷。老師是權威,是課堂的主宰;學生必須絕對服從老師,是課堂的配角。學生是老師的對立面,比老師地位低,學生必須聽老師的,課堂上不經老師允許是不能隨便動、不能隨便說話的。這種教育體制培養下的學生都是順民,很難有創新。我國自己培養不出諾貝爾獎科學家,我個人認為這是根本原因。傳統課堂,好生是老師的寶貝,差生可有可無,蔑視人性。課改顛覆了這一觀念。課改以人為本,要尊重學生,不能體罰侮辱學生,也不以成績論英雄。課堂上允許學生隨時發表自己的觀點等等。要知道改變一個人的固有觀念是非常難的。我們國家喊課改,搞素質教育少說也有十年了,但效果并不明顯。全國幾萬所中小學真正搞素質教育搞課改的非常少。環境的逼迫,校領導的苦口婆心反復動員,再加上我校一貫重視師德師風教育,有著優良的師德師風,我校課改才得以順利推進。如果我校老師師德師風不好,固守傳統教育觀念不變,我們不搞課改,校領導又能拿老師怎樣?你領導強迫老師課改,老師跟你打馬虎,掛羊頭賣狗肉,這樣的課改有用嗎?碰到問題和困難就退縮,課改不堅持,課改能順利進行嗎?所以說優良的師德師風能促進課改的順利推進。優良的師德師風不但能促進課改的順利推進,還能使課改取得好成效。參觀學習各地成功的課改,老師們在課堂上似乎很輕松,但正如演藝界一句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參與課改之后,我們才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教師還意味著奉獻。剛課改,由于經驗不足,把握不住教學時間與教學進度,教學展示與學習效果,課改與教育教學成績之間的辯證關系,有些教師就早出王晚歸,加班加點義務輔導學生。后來絕大部分老師也都跟著做了,學校也只是象征性地每次給了幾元補貼。不像縣城中小學有少部分老師強拉學生到自己家里補課(不去的就給以刁難,甚至把學生排到最后面去坐),有償家教一年可以賺好幾萬。還有老師推銷教輔資料,一年得回扣多的老師就上萬元。這樣的事,我校是絕對禁止的。我校老師誰都不會去碰這根高壓線。這也是師德的底線,是為師者必須遵守的紅線。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行,就意味著清貧。所有參與課改的老師,都必須自己編寫導學案、制作課件。班主任事情就更多。同一班級課任老師要經常在一起開會討論工作,共同促進班級的進步。同一年級組也是如此。同一學科老師同樣如此。課改特別強調團隊精神。在團隊里,獨狼是很難勝任的,大家是捆綁在一起評價的。課改不是比傳統教學更省事,而是工作要求更多更細更扎實更自覺。這些工作單靠校內八小時是肯定完不成的,要在業余時間加班加點,要犧牲自己的娛樂時間,或多或少影響了家庭生活。課改是要老師全身心投入的。課改還要求我們教師更加關愛孩子,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和少年,給他們父愛與母愛,創造一個溫馨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我校課改的初步成功離不開老師們的奉獻。我校的各項工作都走在全縣前列,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名列前茅。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我校推行的課改,而課改的初步成功得益于全校教師優良的師德師風。我校實踐證明優良的師德師風能使課改取得好成效,使課改錦上添花。
我校師德師風教育常抓不懈,老師們都能自覺遵守師德“八不準”,這幾年雖然教師流動較大,但優良的師德師風卻很好地傳承了下來。這是我校課改的有利條件,也使我校課改初步獲得成功,各項工作都走在全縣前列的秘訣。反過來,課改的成功,又使得我校不少老師快速成長,獲得不少榮譽。他們調到縣城各個學校,成為其他學校課改的骨干,也點燃了課改的星星之火。
第二篇:課改研究計劃
課改研究計劃
一、指導思想:以《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圍繞我校新學期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強課改教育理論學習,切實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創設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主要學習內容:
1、有關報刊雜志刊登的教改方面的理論、實踐文章。
2、專家講座。
3、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交流。
三、學習方法
:
1、積極參加每周一次的學科教研活動。在開學初安排好學習內容,并注意所學內容系統化。平時要注意留心有關報刊,做好必要的剪貼、摘錄、復印等工作。要定期總結,加強學習理論的指導與檢查,確保學習有實效。
2、每次學習前,確立學習主題、學習篇目或具體的學習資料,組織學習后展開討論研究。
3、要利用課余時間自覺閱讀教育方面的雜志、報刊,努力使學習課改方面理論成為每天生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4、學習時,要認真思考,大膽實踐,努力做到學以致用,勤于總結以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和教科能力。
四、常規工作:
1、備課:深入鉆研教材、教法,堅持二次備課,每周四集體備課。
2、課堂教學:注重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師生互動,共同發展。每位教師出兩節研討課。
3、作業:以能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為標準,內容科學合理,及時批改作業。
4、學生評價:繼續推行“記錄袋式”的評價,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
5、家校聯系:召開家長會,做好與家長溝通反饋工作
第三篇:課改研究計劃
課改研究計劃
一、指導思想:以《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圍繞我校新學期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強課改教育理論學習,切實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創設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主要學習內容:1、有關報刊雜志刊登的教改方面的理論、實踐文章。2、專家講座。3、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交流。
三、學習方法:1、積極參加每周一次的學科教研活動。在開學初安排好學習內容,并注意所學內容系統化。平時要注意留心有關報刊,做好必要的剪貼、摘錄、復印等工作。要定期總結,加強學習理論的指導與檢查,確保學習有實效。2、每次學習前,確立學習主題、學習篇目或具體的學習資料,組織學習后展開討論研究。3、要利用課余時間自覺閱讀教育方面的雜志、報刊,努力使學習課改方面理論成為每天生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4、學習時,要認真思考,大膽實踐,努力做到學以致用,勤于總結以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和教科能力。
四、常規工作:1、備課:深入鉆研教材、教法,堅持二次備課,每周四集體備課。2、課堂教學:注重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師生互動,共同發展。每位教師出兩節研討課。3、作業:以能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為標準,內容科學合理,及時批改作業。4、學生評價:繼續推行“記錄袋式”的評價,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5、家校聯系:召開家長會,做好與家長溝通反饋工作
課改研究計劃一文由www.tmdps.cn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第四篇:課改研究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圍繞我校新學期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強課改教育理論學習,切實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創設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矗
二、主要學習內容:
1、有關報刊雜志刊登的教改方面的理論、實踐文章。
2、專家講座。
3、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交流。
三、學習方法:
1、積極參加每周一次的學科教研活動。在開學初安排好學習內容,并注意所學內容系統化。平時要注意留心有關報刊,做好必要的剪貼、摘錄、復印等工作。要定期總結,加強學習理論的指導與檢查,確保學習有實效。
2、每次學習前,確立學習主題、學習篇目或具體的學習資料,組織學習后展開討論研究。
3、要利用課余時間自覺閱讀教育方面的雜志、報刊,努力使學習課改方面理論成為每天生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4、學習時,要認真思考,大膽實踐,努力做到學以致用,勤于總結以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和教科能力。
四、常規工作:
1、備課:深入鉆研教材、教法,堅持二次備課,每周四集體備課。
2、課堂教學:注重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師生互動,共同發展。每位教師出兩節研討課。
3、作業:以能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為標準,內容科學合理,及時批改作業。
4、學生評價:繼續推行“記錄袋式”的評價,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
5、家校聯系:召開家長會,做好與家長溝通反饋工作
第五篇:德育工作與師德關系
德育工作與師德關系”--教學敘事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片斷一一辦公室里,教師指著學生的腦袋大聲責問:“你為什么罵人?”學生怯怯地回答:“老師,您不是也經常罵人嗎?”教師啞然……。教師為什么啞然,學生又為何反唇相譏呢?追溯根源,是這位教師素質和德育教育產生了矛盾,引起學生的懷疑,這是一個非常幽默而寓意深刻的片斷,它引人發笑,但笑之余讓人深思一個嚴肅的問題:學生的德育工作應該從哪兒入手:
一、良好的師德師風對德育教育起到積極作用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有效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笨梢娊處熞谎砸恍袑W生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圣人”,教師的話就是“圣旨”,因此良好的師德師風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對學生德育工作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1、教師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基礎。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一位只會教書,而不會育人的教師,不能稱其為教師。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边@點明了教和學的目的是教師不但要教學生探求趔,而且要教學生學會做真誠的人,應該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記得有這樣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塊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你播下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你播下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睂W生對教師的思想、行為的模仿性、信賴性最強烈,教師的道德水平是學生道德素質的參與坐標。教師應以自身良好的道德修養為楷模,使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以自身良好的道德修養為航標,把學生帶到
光明的彼岸。
2、教師帶之以行,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關鍵。言傳身教,是對教師工作的總括,但自古就有身教重于言行之說,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斗雖令不從”。教師的行為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又是一種有形的教育,它好似“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師的行為舉止,精神面貌,工作態度,為人處事往往從他所教的學生身上體現出來,如果教師不能以身作則,當好表率,那道理講得再牛動也于事無補,反而會讓學牛產牛消極抵觸情緒,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產生極大的反作用力。反之教師以自身的行為舉止來帶動學生,以自身的精神風范感染學生,往往會在德育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師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之余,更重要的是帶之以行,這也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關鍵所在。
二、不良的師德師風對德育下作的消極影響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有的教師道德意識淡薄,思想觀念和行為嚴重地偏離師德原則和規范,在學生中造成負面影響,成為實施德育教育的嚴重障礙,具體表現為:
1、拜金主義嚴重。改革的春風吹綠了大江南北,也吹動了部分教師的心。有的教師只把工作當成一種“穩定”的生存之道,頭腦裝滿的是“如何發財、如何賺大錢……”人在曹營心在漢,曾聽一位教師這樣說:“八小時內養精蓄銳,八小時外大顯身手?!毕裰T如此類的教師,他們能盡職盡責地教書育人嗎?學生面對一位滿
身銅臭的教師,又能從中學到什么?
2、缺乏工作熱情,不求進取。部分教師認為自己的工作是“鐵飯碗”,當了教師等于進了保險柜,不斷進取,不求成功,做?天和尚撞一天鐘,除看看教材和教師用書外,其書籍報紙一概不看,導致觀念落后,知識分散、教法死板,既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進取心,更談不上對學
生進行德育教育。
3、師表意識淡薄,教師形象歪曲。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但部分教師在職業道德上意識淡薄,在學生中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如言行不一,舉止粗俗,言語骯臟,不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任意辱罵、體罰學生,歧視后進生,嚴重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師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會給學生造成嚴重道德情感上的障礙,不但達不到教育目的,而且結果是與教育目的背道而
馳的。榜樣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面榜樣讓人走向光明,反面榜樣使人附入深淵,人民老師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朵重任,教師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使正面榜樣日趨完善、豐腴。當前,素質教育成為教育的主旋律,而素質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素質,如何提高全民族素質,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呢?關鍵在于全面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加強師德師風的建設。作一個這樣的比喻,如果說素質教育是一個地球,那德育教育就是一個支點,而教師良好的素質就是一根足夠長的杠桿。人要由人來建樹,教師的品德教育學生的品德,教師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為使我國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每位人民教師對于努力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是責無旁貸的。在此我用一段富于哲理的話作為文章的結尾:“生活常常以驚人的簡潔明了的公式啟迪我們,就像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一樣簡潔。罵人教會罵人,憎恨教會憎恨,偏見教會偏見,散漫教會散漫,愛教會愛,關懷教會關懷,寬容教會寬容,誠懇教會誠懇……在這里尋不到?教師教會學生?的籠統學法,只有具體的?什么教會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