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業內刊創刊詞
《色彩名洲》創刊詞
做企業文化的傳播者和引導者
佛山市名洲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清海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精神和靈魂。
在名洲公司創立之初,我就在想,名洲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這種文化,一定要具有包容性。只有具備海洋般寬廣的胸懷,才能容納來自四面八方的河流。這種文化,一定要被大家理解、認同,乃至模仿。只有認同,才會傳播。這種文化,一定要與公司的精神層面相結合。公司的理念、使命、目標、愿景,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缺少了這些,企業文化便沒有了方向。
每個人的行為習慣,折射出的是他個體的文化。名洲公司,正是由幾百個這樣的個體組成,如何把這些小溪流整合在一起,形成名洲文化的海洋,浩浩蕩蕩,奔流不息,在紡織染整行業,乃至國家民族企業中,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是需要我們長期思考的問題。
在名洲公司成立四周年之際,在2011年金秋,屬于名洲人自己的內刊,《色彩名洲》誕生了。它的出現,盡管有點晚,但仍然讓我們感受到了新生兒降臨般的喜悅。我不知道這樣一份薄薄的報紙,能否承擔起名洲文化傳播和引導的重任;但我跟大家一樣,對即將出版的《色彩名洲》,充滿期待。
希望《色彩名洲》是一份有思想的、具有前瞻性的內刊。
盡管只是一份企業內刊,希望它能夠站在整個行業的高度,要有思想和智慧,要看到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在紡織染整行業,要有點自己的想法。
在企業的發展中,哪些行為是被鼓勵和提倡的,哪些行為是需擯棄和改善的,《色彩名洲》至少在這些方面,要有獨到的眼光。希望《色彩名洲》能夠堅守名洲人的精神家園。
一份內刊,剛開始創辦時,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質疑與困惑。從不理解到理解,從不認同到認同,總是需要一個過程。希望《色彩名洲》的編輯團隊能夠多點耐心,多點堅持。也許正是這份堅守,不久后,我們定會迎來百花盛開的春天。
希望《色彩名洲》扮演好企業文化整合與傳播的角色。
企業中,所有員工的行為習慣,就是這個企業的文化。希望《色彩名洲》能夠建立名洲人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使命,共同的精神,并形成名洲公司全員自覺的文化行為。
文化是一種傳播行為。任何優秀的企業文化都需要傳播,并依賴傳播來建立、推廣和發展。企業的內刊,正是詮釋和傳播企業文化的良好的平臺和媒介。希望《色彩名洲》在詮釋企業理念,促進文化落地生根,引導和規范員工言行上多有建樹。
時光流逝不止。一些人,慢慢老去;一些事,漸漸淡忘。唯有思想和文字,在生活的磨礪和戰火的洗禮中,依然歷久彌新,閃亮無比。
這才是《色彩名洲》創辦的真正意義。
第二篇:企業內刊創刊詞
創刊詞
木欣欣以向榮,路漫漫其修遠。
XXXX,即將迎來她二十歲的華誕。二十年來,XXXX人在艱辛中創業,在風雨中成長,在逆境中拼搏,在波瀾壯闊里收獲。一路走來,留下無數值得XXXX人感悟的事跡,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開拓不息,辛勞、辛勤、奉獻、誠信的精神永遠流傳。XXXX人永遠不應該忘記,這二十年爭分奪秒兢兢業業的心血,這二十年臥薪嘗膽勇攀高峰的信念。想當年簡陋的廠房、原始的生產設備,僅僅十幾名員工;看如今布局合理、氣派優雅花園式廠區,自動化大型生產設備,在職員工七百余人,尤其吸引了一批高技術、高學歷的人才融入了XXXX大家庭。
我們擁有行業內唯一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被山東省主管部門認定為“省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山東省著名商標”,是全國最大的無機硅化工生產商。在強者如林的xxxx行業,XXXX已由一根弱苗成長為行業內舉足輕重的參天巨擘。我們有理由相信,繼往開來,XXXX的明天更美好,XXXX的前程將更輝煌。長風破浪,我們XXXX人眾志成城,精誠一心,邁出康莊大道,在《辛程》中,留下驚鴻一瞥,留下一段傳奇,用點滴記錄XXXX的發展歷程。
翻開舊的一頁,迎來新的紀元。我們恭祝全體XXXX人在新的一年:闔家幸福、工作順利、萬事如意,也預?!禭X》越辦越紅火,越辦越讓人愛看。
XXXX《XXXX》編輯部
2012年12月28日
第三篇:企業內刊--創刊詞
《***企業人》報創刊詞
一
在炎炎夏日里,我們為公司的同仁奉送上一份夏日冰激凌——就是您手上這份洋溢著油墨清香的《***企業人》報。作為公司的內部刊物,她的出現,無疑為公司的企業文化的建設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我們希望當您拿到這張報紙時能夠感到一份夏日中清爽拂面的風。
《***企業人》報辦報宗旨,努力用報紙為公司內部提供了一個傳遞信息、橫向溝通、交流經驗、宣傳典型、活躍員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平臺,這樣才能有利于員工了解企業,有利于員工自我發展,有利于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今天的《***企業人》報還是嗷嗷待哺的嬰兒,我們殷切期望大家的關心和呵護,讓我們一同努力,用最敏銳的角度、最暢達的渠道、最有效的方式、最坦誠的評述,描繪出我們心目中的“***企業人”。
我們記錄他們,一同分享成功的智慧與喜悅; 我們記錄他們,讓向善的力量打動每一個人; 我們記錄他們,感慨命運的沉浮,仍懷夢想; 我們記錄他們,讓你的前路,更遠更亮!
第四篇:企業內刊管理辦法
浙江1111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內刊管理辦法
一、創刊宗旨及目的
1、宗旨:有效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以對內建設企業文化為主,對外樹立企業形象為輔。
2、目的:加強股份公司上下及各分公司、中心、部門之間的交流互動,傳播企業文化,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塑造團隊精神。
二、創刊的目標定位
1、浙江1111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各分公司所有內部員工;
2、主要客戶;
3、供應商;
4、其他合作伙伴。
三、辦刊策略及實施方案
1、企業報名:《111》
2、內刊欄目安排與定位: ⑴ 基本欄目:
A、企業文化/公司動態:公司動態新聞與活動報道。公司上月內部事務的對外公布及公司業務業績報道,先進模范,好人好事報道。通過《鑫豐人》做到傳遞公司最新動態,傳達管理層的最新信息,是公司活動信息交流平臺。B、員工風貌/員工佳作:這是最能凝聚員工關注點的版面。版面稿件要求大部分是員工的作品。稿件形式各異,內容自由。散文、簡訊、專題、感悟均可,甚至可以是攝影,繪畫等。但主題突出,內容積極向上,能彰顯鑫豐特色和元素。⑵ 常用欄目:
A、版面插花:《生活小竅門》、《安全常識》、《環保小常識》、《幽默笑話》等。⑶ 臨時欄目:
A、行業動態:行業新聞的選擇應該有地域性、親近性、參考性,才能使報紙對讀者有吸引力和可讀性。新聞來源主要是網絡、報紙。對選擇的每一篇報道,必須經過投稿人的刪減或編輯修改。
四、內刊的稿源、設計及印刷
1、征集稿源的獎勵機制:
⑴ 面向浙江111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各分公司所有內部員工投稿人,實行稿酬制度(編委會成員除外)。稿件以內容、行文質量等評定等級,一等獎作品獎勵稿酬100元/篇,二等獎作品獎勵稿酬80元/篇,三等獎作品獎勵稿酬50元/篇,鼓勵獎作品獎勵稿酬30元/篇;經采用的稿件,由編委會討論確定獎勵等級,并于內刊發行的當月15日前核發稿酬;
⑵ 進行榮譽鼓勵,每年頒發一次內刊投稿“優秀作品人”榮譽證書,并評選出“優秀作品人”,為獲獎者頒發鼓勵獎品與榮譽證書。
2、內刊的設計與印刷:
⑴ 印刷版面:157彩色銅板紙(帶光膜); ⑵ 出版周期:每月一期; ⑶ 發行份數:500份;
⑷ 內刊的截稿日期與發行日:當月20日截稿,下月1日出刊。
五、編輯出版流程、職責與權限
1、編前會:每期內刊出版前,由編委會成員討論并確定當期的宣傳重點,責編向編委匯報當期的組稿情況和組稿意向,并經領導審議通過。
2、每月的20日為截稿日,如遇周末休息日順延一天。責編有責任把關稿件,不合格稿件不另行退回。
3、編輯出版流程:出版流程圖(見附件)
4、編評會:內刊小樣印制出來后,在第一時間內交編委翻閱,并在三天內召開編評會,指出本期內刊的不足之處,以便在正式登刊印刷前及時改進調整。同時,在編評會中總結上一期內刊的優劣,重點指出上一期內刊的不足之處,以及在上期編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責編與編委都要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促進內刊的改進與完善,同時評定本期內刊文章的等級,以確定稿酬發放標準和金額。
六、內刊分發方案
1、內刊出版后,由董事會負責向各公司分發報紙,剩余底樣留檔案室存檔;
2、各業務部門因公關等原因需要向客戶贈送報紙,向所屬公司辦公室申請和領取。
3、每期內刊出版下發后,由各公司行政辦負責收集廣大員工的意見與建議,匯總后交于責編,責編根據員工提議予以整改和完善,以期《鑫豐人》越辦越好。
七、附則
1、附件:《出版流程圖》
2、本管理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批準:
第五篇:企業內刊策劃書
XX有限公司
企業內刊策劃書
企業內刊是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的管理思想、經營理念、精神風貌的綜合體現。它對每個企業來說都是獨特的,它有一種巨大的潛移默化作用。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創辦企業內刊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部分,是一種管理行為,是實現企業戰略的一種手段。盡管企業刊物不能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利潤,但實踐證明,它是一種高效的企業內部的信息共享渠道,是增強企業凝聚力與向心力的基本途徑,是提煉企業文化、總結企業發展歷程、成果、經驗的基本方式,是員工開展自我教育、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陣地。
一、最初階段要達到的三個目的1.作為內部員工之間、員工與管理層之間交流、溝通的一個橋梁。
對內凝聚人心,增進員工之間的了解與溝通,增進員工與管理層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培養員工對企業認同感及企業發展的認知感,促進員工的組織公民行為,發揮協同效應,共同實現企業戰略目標。逐漸培育出一種“XX一家人”的精神紐帶,讓我們的員工為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共同努力,為解決企業遇到難題共同出謀劃策、齊心協力,與企業同進步,與企業同發展。
2.作為對外宣傳的一個形象窗口,和我們的客戶、朋友們交流的平臺。放置在會客室,可以提供給來訪者閱讀;招聘現場贈閱,有利于塑造公司形象;國內代理商定期贈閱,有助于增進代理商與公司的溝通了解;通過企業內刊可以和其他的宣傳工作一起來樹立企業的品牌效應,尋求無形資產的增值。
3.通過企業文化刊物的創辦,來帶動開展多樣的企業文化活動,豐富員工業余生活。
企業內刊做為一個企業文化的陣地,可以輻射擴展出多種多樣的企業文化活動,從更大的層面上完善豐富企業的文化建設。比如:完善企業的黨團組織建設、建立工會閱讀室、舉辦員工運動會、舉辦員工才藝比賽、開展節假日聯誼活動、組織員工參加慈善志愿服務活動等等。
二、辦刊的原則
1.傳達管理層思想,關注企業發展目標;
2.以企業發展為中心,致力于推進品牌建設;
2.反映員工生活,主要稿件來自我們的員工;
3.內容積極向上,傳播企業良好文化,展現團結精神風貌;
4.圖文并茂,版面清新悅目。/ 4
三、發行及管理方式:
1.成立編輯部:由董事長辦公室及總裁辦公室統一領導,由市場部負責管理
及執行。
2.每季度發行一刊。(刊物的樣式暫定:長*寬=21cm*28cm,頁數暫定:36--48
頁)
3.各辦公室、各車間定量發放,國內代理商定期發放,國內展會上定量發放。
4.印刷版和電子版同步發行。PDF格式電子版上傳至公司網站,供訪客瀏覽
或下載。
四、發行對象
1.公司員工;
2.招聘現場、展會現場的訪問人士;
3.代理商、客戶。
五、刊名的設想
《XX人》、《XX內刊》、《濱海之風》、《XX新聲》、《……》
六、欄目設置
1.《刊首寄語》:創刊號為發刊詞,以后每期根據可以使行業新動態、行業分析、評論等。
2.《公司動態》:即公司新聞報道;
3.《封面故事》:對封面圖片進行挖掘、報道;
4.《軸承專欄》:軸承生產、技術與市場的專業版塊;
5.《成長足跡》:圖片展示為主,配以簡短文字,報道優秀團隊和優秀員工;
6.《健康人生》:介紹一些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知識;
7.《心情隨筆》:話題不限,只要親身經歷,內容積極向上即可;
8.《建言獻策》:為企業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想法;
9.《培訓課堂》:介紹各種值得學習的工作方法、經營思維、辦公技巧等;
10.可選欄目:《才藝展示》、《精彩故事》、《輕松一刻》、《旅途風光》等等
七、編輯部設置:
1.編委會成員:(1)總編
(2)執行總編
(3)主編:1人;
(4)副主編:1-2人;
(5)編輯校對:2-3人(依欄目數量及內容來具體調整);
(6)板式設計:2人;
(7)編委數人:各辦公室、車間設編委1人,負責約稿等相關事宜;
后期階段(2012年起),至少需配1名專職的編輯人員,負責采編和外聯相關工作。
2.編輯部配置:初期階段可充分利用公司現有的設備資源,現階段需添照相機一臺,以及必要的辦公文具。
后期階段(2012年起)較完善配置如下:
(1)編輯部辦公室1間;
(2)適合做編輯設計的電腦1臺,普通電腦1臺;
(3)照相機1臺;
(4)掃描儀1臺
(5)其他辦公用品及文具。
3.編輯部權限:(1)采訪權:采訪公司任何領導、員工的權力;
(2)約稿權:可向編委發函約稿、命題寫稿;
(3)組織會議權:舉行編者、作者、讀者座談會;
(4)聯絡權:約稿需知道各成員的聯系方式。
4.編輯部工作流程:待定。
5.編輯部財務機制:
(1)稿酬制度:原創30—50元/千字,改編及翻譯作品15—25元/千字,短篇新聞稿及圖片稿5--10元/篇,詩歌10行折算漢字1000字(依文章質量而定,網上下載的文章和不署名的文章不計稿費);
(2)榮譽獎勵:年終頒發榮譽證書、評“優秀通訊員”、“優秀宣傳工作者”等;
(3)編輯工薪:板式設計5元/頁,編審5元/稿。
(4)編輯部活動經費:在采訪、交通、通訊、編輯和出版印刷等過程中產生的費用。
八、成本預算
1.編輯人員:至少一名專職編輯人員負責報紙的采編和外聯。(需后期招聘)2.印刷成本:封面用250g銅版紙、內頁用157g銅版紙,以20頁(40面)計算:
(1)封面彩色-內頁彩色:印300份以內,預算在25元/本左右,共計7500元;
印1000份以上,預算在8元/本左右,共計8000元;
(2)封面彩色-內頁黑白:印300份以內,預算在12元/本左右,共計3600元;
印1000份以上,預算在5元/本左右,共計5000元;
3.稿費成本:以每期25篇稿件,每篇平均稿費60元計算,稿費預算在1500元左右。
4.采編成本:在采訪、交通、通訊及各種活動過程中產生的費用。每期刊物控制在1000元左右。
5.發放成本:無費用成本。每期刊物直接發放到編委,由編委發放到各辦公室、車間。
九、創刊過程中要面對的一些問題
1.是否能得到公司上下的支持和參與。領導的重視是為企業內刊奠基鋪路,各管理層和員工的支持是企業內刊的生命力所在。
2.能否組建出一直合格的編輯部隊伍。在企業內部集合喜愛寫作,善于創作,善于宣傳,懂得排版、編輯的相關人才,這個需要較長時間的發掘和積累。
3.能否有充足的稿件。創辦企業內刊是一個集體工作,只有各部門團結協作,方能良好的成效。
4.經費的合理安排。
5.公司不對外公開信息的保密審核制度。
201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