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教案打噴嚏的小老鼠及教學反思
中班音樂教案打噴嚏的小老鼠及教學反思1
目標:
1.了解小老鼠看病的情節,熟悉音樂旋律, 學跳集體舞。
2.學習用老鼠跑、打噴嚏的動作表現A段音樂,創編曬太陽的動作表現B段音樂。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準備:
課件一份、音樂《音樂的瞬間》、老鼠胸貼、地上圓圈
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興趣。
師:你們看誰來了?(小老鼠)這幾天,天氣忽冷忽熱,有一只小老鼠它怎么了?(打噴嚏的動作)師:你們有沒有打過噴嚏?噴嚏是怎么打的?為什么你要用手擋著?(打噴嚏時一只手捂著嘴巴,沖著沒人的方向,防止傳染)
二、打噴嚏的小老鼠
1. 小老鼠感冒(A段)
(1)A段感受在背景音樂下,教師對應著圖譜講故事A段。
師:小老鼠生病了,沒精打采,還會忍不住“阿嚏!阿嚏”,一點力氣也沒有,想還是到動物醫院去看一看吧,小老鼠走在路上,走走走走,阿嚏阿嚏;走走走走,阿嚏阿嚏……
(2)動作創編師:你發現小老鼠每次走幾步路會打噴嚏?誰可以來學一學,小老鼠是怎么走路?誰能來學一學老鼠沒精打采的樣子?
(3)音樂+動作(連著2遍)師:這么難受,我們趕快去看醫生吧!要跟著你前面的.老鼠,才能找到醫院哦!(間奏)馬上就要到醫院嘍,請小老鼠們再堅持一下。
2. 小老鼠曬太陽(B段)
(1)B段故事師:終于到醫院了,小老鼠趕緊坐下休息吧,聽聽看醫生怎么說的?
(2)動作創編師:太陽出來真暖和,你想曬哪里?應該怎么曬?你還可以曬身體的什么部位?真暖和,一起來曬一曬,你們現在舒服一點沒有?
(3)音樂表演(2遍)師:想好三個你要曬的地方,想好了嗎?你剛剛曬了哪里?你曬了哪里?趁太陽還沒下山,我們再去曬一曬,這次曬曬你剛剛沒有曬到的地方,讓感冒快快好起來,好嗎?準備好
3. 小老鼠病好了
(A段)師:請所有小老鼠輕輕坐下休息一會,曬過太陽后,你感覺怎么樣?讓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吧!在回家的路上,你會用什么動作來表現你很高興?這只小老鼠真開心,開心得都跳起來了,它走走走走,跳跳,走走走走,跳跳!它還會干什么?走走走走,然后?怎么樣?還會做什么?小老鼠生病好了,走路可輕快了,輕輕地用腳尖走路回家。
師:小老鼠們,跟著我回家吧!這一只小老鼠真開心,感冒也好了,你怎么看出小老鼠病好了?(很精神、很開心)小老鼠回家吧(坐回座位)
三、完整表演
1.教師整體復習圖譜
師:還記得小老鼠的故事嗎?誰能說一說?然后呢?
2.完整表演(2遍)
師:小老鼠,請你準備(間奏)再來一次,請小老鼠聽好音樂,我不提醒嘍!
四、結束
師:老鼠曬了太陽后,感冒就好了,下次感冒你知道怎么做了嗎?小老鼠們,讓我們聽著音樂,做著動作回教室吧!
活動反思:
1.借助形象、生動的故事與手偶,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ABA結構模式
《打噴嚏的小老鼠》它是一個融音樂欣賞和音樂游戲于一體的活動。該樂曲為ABA三段式結構,A段音樂較歡快,B段音樂較舒緩,比較適合中班幼兒欣賞、游戲。對中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讓他們理解樂曲ABA的曲式結構,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運用小老鼠打噴嚏這樣一個故事情節來貫穿整個活動,能幫助幼兒輕松地理解音樂。
2.結合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其跟著音樂的節奏自主創編動作。
在活動中通過聽一聽、做一做、學一學,提醒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創編小老鼠打噴嚏、太陽升起、小老鼠曬太陽的動作等,讓生活中的動作與音樂更好地融合,幼兒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也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創造力。
3.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驗互相合作的快樂與音樂游戲的樂趣。
通過小朋友之間分角色互相游戲,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整個活動中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并能體驗到自己創編的成功感與音樂游戲的快樂。
中班音樂教案打噴嚏的小老鼠及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熟悉ABA音樂曲式結構,能跟著音樂節奏用動作初步表現小老鼠的趣事。
2.體驗情節游戲的快樂。
3.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電腦、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律動
看課件,聽音樂做動作,和小動物、客人老師打招呼。
2.觀看課件,跟著A段音樂做小老鼠打噴嚏動作
看圖譜,理解圖譜和音樂關系,走兩步,打兩個噴嚏。
結合情境,重點講解走的動作和臉上的表情。
3.觀看課件,跟著B段音樂做小老鼠曬太陽動作
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創編曬太陽的動作。
4.觀看課件,跟著A段音樂做小老鼠回家動作
結合情境,重點講解走的節奏和A段音樂的感情區別
5.看課件圖譜,完整跟音樂做動作。
6.歌表演《太陽高照》
活動反思:
《打噴嚏的`小老鼠》它是一個融音樂欣賞和音樂游戲于一體的活動。該樂曲為ABA三段式結構,A段音樂較歡快,B段音樂較舒緩,比較適合中班幼兒欣賞、游戲。對中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讓他們理解樂曲ABA的曲式結構,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運用小老鼠打噴嚏這樣一個故事情節來貫穿整個活動,能幫助幼兒輕松地理解音樂。
中班音樂活動《打噴嚏的小老鼠》
教材簡析:
音樂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音樂性”,其次就是具有自然性、趣味性、創造性等游戲的共同特點。愛音樂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他們聽到音樂便能隨著音樂的節奏做出相應的身體反應。此首樂曲為ABA三段式結構,A段音樂比較歡快,B段音樂比較舒緩,篇幅不長,整個音樂畫面流暢明快,旋律的起伏不是很大,相對于較適合中班的孩子參加活動。
設計理念:
《綱要》指出藝術活動是幼兒獲得自我滿足感的最佳舞臺,是“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音樂游戲就是以音樂為主體,用游戲化、活動化的方法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挖掘孩子的音樂本能和潛能。而游戲化的音樂活動使幼兒體驗到和“玩”一樣的感覺,自覺自愿、不知不覺地、快樂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動之中。孩子在體驗音樂帶來快樂的同時,專注力、記憶力、反應力、協調力、表現力、創造力、及與人交流、溝通、合作等能力也得到培養和提升。
設計思路:
1、表現音樂的小老鼠形象貼近幼兒的生活,特別是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老鼠精靈已經深入孩子的心,孩子腦中畫面清晰,樂于用身體動作表現。
2、音樂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一種良好手段。在音樂活動中我激發幼兒的情趣,喚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在課的行進過程中,我注意捕捉孩子的動態,觸發孩子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
3、整個活動我運用了形象感知—創造表達—快樂游戲的教學策略讓幼兒身心愉悅的學習。
一、活動目標:
1、根據小老鼠感冒的故事情節,感受音樂‘ABA’的曲式結構。
2、根據音樂變化,大膽想象,會用動作表現小老鼠打噴嚏的前后過程,體驗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圖譜、《打噴嚏的小老鼠》音樂、電腦等。
重點:理解A、B兩段音樂的特點,能合拍地用動作表現。難點:愿意創造、自由表達動作。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初步理解音樂A段,學習合拍地做動作。(1)故事導入,邊聽音樂邊聽老師介紹故事情節。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疤鞖夂芎?,老鼠灰灰決定出門去找它的好朋友藍藍一起玩游戲,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情呢,這個故事就藏在一段音樂里,我們先來聽聽看。(播放音樂,師幼共同傾聽,教師可用手指做小老鼠在腿上打節奏)
(播放完音樂后提問)你們覺得老鼠灰灰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誰來猜一猜。(隨便幼兒說)
師:我們小朋友都說得非常棒,那么到底灰灰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請你們仔細看好哦。(教師跟著音樂,坐在椅子上表演)
(2)引導幼兒較合拍地跟著音樂節奏做動作。師:師:灰灰在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情呀?(感冒了)
師:是呀,灰灰感冒了,它一邊走一邊打噴嚏,那么它是走幾步打幾個噴嚏呀?(走兩步打兩個噴嚏)出示圖譜。
師:小朋友把你們的小手做成小老鼠的樣子,我們跟著圖譜來做一遍(教師指著圖譜,不播放音樂),【預備:走走走走阿嚏阿嚏、走走走走阿嚏??】
師:你們做得真棒,現在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做一遍小老鼠走兩步打兩個噴嚏這段故事,看哪個小朋友學得最像。(播放音樂A段)
師:我們在平時打噴嚏的時候要注意衛生和禮貌,不能直接對著別人就打噴嚏了,剛剛有的小朋友在做打噴嚏動作的時候就沒有捂住鼻子,所以我們再來一遍,小手準備。(再次播放音樂A段,教師點住圖譜,幼兒做動作)
2、傾聽音樂B段,引導幼兒創編故事情節并學習創編動作。
(1)請幼兒幫忙想辦法怎樣能讓小老鼠的感冒快點好,引導幼兒創編故事情節和動作。
提問:老鼠灰灰感冒實在太嚴重了,我們看著也難受,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它快點好起來?(幼兒講述辦法,教師及時用簡筆畫記錄幼兒所想的辦法)
幼兒:打針。師:恩,好的,那么打針的動作怎么做的,誰來做做看?(請1—2位幼兒)
師:哦,這樣做的,真棒,我們大家跟他一起學學。師:還有什么其他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小老鼠? 幼:吃藥
師:是的,吃藥也是個好辦法,那你來做做吃藥的動作。(我們大家跟他學學)
師:還有什么好辦法呢?幼:多喝白開水。(教師繪畫)
師:是的,多喝白開水可以讓我們多小便把病菌都排除體外,那誰來做做喝白開水的動作?(我們大家跟他學一學)
師:還有沒有好辦法了? 幼:多曬太陽。
師:恩,是的,多曬太陽也能殺死病菌的。(現場繪畫)那誰來做一做曬太陽的動作。我們一起跟他學一學。
(2)根據B 段音樂,學習合拍地做動作。
師:哇,我們幫小老鼠想了四個好辦法,小老鼠有沒有照我們的辦法做呢(播放B段音樂,讓幼兒傾聽,這時教師點著圖譜)
師:原來小老鼠真的照我們的方法做了,小老鼠準備我們也來做一做。(播放B 段音樂)
師:小老鼠們還不夠賣力哦,我們再來一次。(播放B段音樂,教師點圖譜,小朋友做動作)
3、再次欣賞A段,感受小老鼠病好了的心情。
(1)體會小老鼠病好了之后的心情,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師:在你們的幫助下,小老鼠病好了,你們猜它心情會怎樣? 幼:高興、開心。
師:那么是不是這樣呢,我們先來聽聽音樂。(播放A段音樂,幼兒傾聽,教師也一起傾聽)
師:真的,小老鼠灰灰病好了特別高興(出示圖譜),因此走路也特別有力了,這回它走了幾步,高興幾下呀?那你們會用哪些動作表示高興?(耶耶、哈哈、笑笑)
師:我們一起跟他學學。
(2)根據音樂,學習合拍地做動作。
師:好,那我們根據圖譜走四步然后加上高興的動作吧!小老鼠們準備(播放A段音樂,加上高興動作)
師:哇,你們做得真棒,我發現我們的小老鼠們還不夠高興,高興的時候應該站著跳起來的,我們再來一遍。(再次播放A段音樂,輕輕地起立)
4、引導幼兒理解樂曲ABA的結構。
師:這首樂曲什么地方講了小老鼠生病了?什么地方我們幫助小老鼠治療感冒?什么地方小老鼠的病好了?師:那么這段樂曲有幾段。(三段)對,有三段。
5、完整地表達音樂。
師:“老鼠灰灰在出門找朋友的路上原來發生了打噴嚏的事情,我們跟著音
樂一起把小老鼠打噴嚏的事情來表演一遍吧!小老鼠準備?。ㄐ∈终就壬献觯S音樂完整表演一遍)
師:“在你們幫助下,灰灰感冒好多了,真舒服!讓我們再來幫幫它,讓感冒趕緊好起來吧!”(再次聽音樂完整表演一遍,教師點圖譜,幼兒自己在腿上表演)
6、結束。
師:我們一起排好隊伍,把這個故事去表演給班級中其他的小朋友看吧?。úシ乓魳酚行虻刈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