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開發區工業園區一季度工作匯報
鐵嶺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
2012年一季度工作情況的匯報
市走廊辦:
根據通知要求,現將園區2012年一季度工作完成情況匯報如下:
一、一季度園區工作進展情況
今年以來,鐵嶺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在開發區黨委、管委會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之下,園區各項工作態勢良好,項目引進建設提質擴量,產業集群發展日趨壯大,公共服務平臺作用日益突顯,推進了我區新型工業化和經濟工作發展,突出表現在:
(一)總體經濟穩速增長,發展態勢良好
一季度開發區工業經濟運行呈現高位運行、穩速增長的態勢。一季度開發區工業園區投產企業已達到240戶(其中,開發區園區198戶;專用車基地42戶);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35.3億元(其中,開發區工業園區60.8;專用車基地74.5),同比增長26%,產品產銷率達到97%;實現工業增加值35.2億元,同比增長36.6%;工業企業上繳稅金12769萬元,同比增長35%;工業用電量達到2895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1%,工業固投完成42.5億元,同比增長29%,實施技改
項目35個,投入技改資金5.6億元,同比增長15%。
(二)集聚效應顯現,項目引進勢頭強勁。
年初以來,我區分別派出20余支招商小分隊奔赴全國各地,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山東、長春、哈爾濱等重點招商區域進行派駐招商,并將招商的目標鎖定在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上市公司、行業龍頭等,能夠改變開發區乃至于鐵嶺市經濟架構的重點企業上。經過努力,成功洽談了中鐵集團路橋機械、神馬客車、思怡改裝車、申龍客車、住友新型分離材料、航天萬源橡膠密封件、新野專用車等三十余個大項目。截止3月末,我們共新引進引進項目23個。其中,已簽約項目6個;準備簽約項目15個;有兩個項目已經實現投產。
(三)集群發展已成規模,示范作用顯著
目前,作為專用車產業集群牽動龍頭和主要載體的遼寧專用車生產基地規劃面積已達55平方公里。三年來累計投入建設資金30億元,現已完成了7平方公里起步區和16.8平方公里拓展區的建設。其中,工業用地面積達到21平方公里。在項目招商方面,專用車基地已引進了以世界500強企業中航工業集團、際華集團,中國500強企業華晨集團、龐大集團、中歐集團、曙光集團、同捷集團為代表的專用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150個。其中開工項目70個,投產項目30個。2011年,專用車基地共銷售車輛6.1萬輛,實現主
營業務收入270億元,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5億元。
專用車生產基地已經成為了一個產業集聚、土地集約、功能完善、配套齊全、服務良好、環境優美的高標準產業基地。專用車產業集群也先后獲得了“遼寧十大經濟名片”、“遼寧省首批十大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遼寧省示范產業集群”等稱號。
(四)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日趨完善,作用日益凸顯 一是規劃建設了東北機動車交易市場項目。該項目包括專用車博覽中心、二手車交易中心、汽車名品4S城、機動車檢測中心、機動車維修美容中心、機動車交易服務中心。目前,專用車博覽中心、機動車汽車檢測中心已投入使用,并以此為主會場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鐵嶺)專用車博覽會;23家4S店已有17家開工建設,9家投入運營,明年將全部投入運營。同時,以此為基礎,總投資50億元的7S汽車廣場項目已掛牌并投入運營。
二是規劃建設了生產基地研發中心項目。目前,生產基地研發中心辦公樓已經建成,并與中科院沈陽分院、中國兵器集團北方車輛研究所、國家工程機械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同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清華大學汽車學院人機工程試驗室等12家科研院所達成合作意向。今年新引進了漢陽專用汽車研究所入駐,香港客商投資建設的遼寧恩美汽車檢測、試車場項目正在建設中,今年可投入使用。可為生產基地企業
提供產品研發、設計、試驗、試制、檢測、專業培訓、技術咨詢等全方位的服務。
三是規劃建設了腰堡新城商務生活配套區。目前,腰堡新城商務生活配套區已建成,金融服務中心已建成,4家銀行已入駐并開始辦理業務;職業教育基地已開始在鐵嶺新城區職業教育學院招收汽車專業學員。
二、下步工作安排
為保證開發區工業園區實現全年發展目標,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做大做強現有企業,實現落地項目投產達效新突破
按照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雙百工程”和企業倍增計劃,鞏固壯大現有投產企業,加大服務力度,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擴大企業銷售量。對重點企業尤其是“雙百工程”企業,通過調度包保服務秘書和定期走訪企業方式等多種方式,實行企業動態監測機制,及時掌握企業的發展情況,及時解決生產中的問題,保障企業正常生產運營。
(二)高層推進,實現重特大項目招商新突破抓好擴大產業集群工作
要在招商過程中,一方面對重特大整車項目實行精確定位,點對點高層推進,動用省、市主要領導資源優勢,力爭實現重特大整車項目招商的新突破。重點是加大對汽車、工
程機械制造和專用車行業龍頭企業,如一汽、二汽、廣汽、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玉柴、吉利、奇瑞、雷沃等大集團、大企業的招商力度,力爭引進投資超50億元的項目或整車項目及不需要資質的工程機械制造項目,豐富產業集群;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研發中心、檢測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延伸產業鏈條,壯大產業集群規模。
(三)做好服務、調度、推進工作,促進大項目的投產達效
一是通過完善項目服務和調度機制,對簽約項目要重點幫助解決好土地、環評、供電等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二是對在建項目要及時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重點推進同捷超級平臺、中航特種車輛、超越房車、乾豐特種車等簽約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早日實現竣工投產,力爭到6月末專用車投產項目到達35個;三是加快黃海專用車、際華專用車等在建項目建設進度,盡快投產達效,(四)創新發展思路,實現園區創新工作新突破
一是參照先進園區管理模式,通過公司化運作、推進園區及專用車基地走入資本市場,實現管理和運營模式創新,促進園區發展有序進行,形成良好的經濟效益;二是創新平臺建設,打造集研發、銷售、金融、維修、配件、交易、汽車文化及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智慧平臺,進一步完善園區功能;三是推動入駐企業進行新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加快開
發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切實提高生產效率、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形成集團化運營。
五是迎難而上,實現瓶頸破解工作新突破
一是加大融資力度,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確保資金保障能力,確保招商政策兌現和剛性支出;二是加大資質并購力度,爭取國家工信部支持,盡快完成資質驗收,獲得生產資質,使企業生產的產品可以銷售,為生產基地產生經營性稅收;三是加大服務力度,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拓展市場空間。
鐵嶺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四日
第二篇:開發區工業園區一季度工作匯報(精)
鐵嶺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 2012年一季度工作情況的匯報 市走廊辦: 根據通知要求,現將園區 2012年一季度工作完成情況 匯報如下: 一、一季度園區工作進展情況
今年以來,鐵嶺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在開發區黨委、管委會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之下,園區各項工作態勢良 好,項目引進建設提質擴量,產業集群發展日趨壯大,公共 服務平臺作用日益突顯,推進了我區新型工業化和經濟工作 發展,突出表現在:(一總體經濟穩速增長,發展態勢良好
一季度開發區工業經濟運行呈現高位運行、穩速增長的 態勢。一季度開發區工業園區投產企業已達到 240戶(其中, 開發區園區 198戶;專用車基地 42戶;工業主營業務收入 實現 135.3億元(其中,開發區工業園區 60.8;專用車基地 74.5 ,同比增長 26%,產品產銷率達到 97%;實現工業增加 值 35.2億元,同比增長 36.6%;工業企業上繳稅金 12769萬 元,同比增長 35%;工業用電量達到 2895萬千瓦時,同比增 長 11%,工業固投完成 42.5億元,同比增長 29%,實施技改
項目 35個,投入技改資金 5.6億元,同比增長 15%。(二集聚效應顯現 , 項目引進勢頭強勁。
年初以來,我區分別派出 20余支招商小分隊奔赴全國 各地,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山東、長春、哈爾 濱等重點招商區域進行派駐招商,并將招商的目標鎖定在世 界 500強、中國 500強、上市公司、行業龍頭等,能夠改變 開發區乃至于鐵嶺市經濟架構的重點企業上。經過努力,成 功洽談了中鐵集團路橋機械、神馬客車、思怡改裝車、申龍 客車、住友新型分離材料、航天萬源橡膠密封件、新野專用 車等三十余個大項目。截止 3月末,我們共新引進引進項目 23個。其中,已簽約項目 6個;準備簽約項目 15個;有兩 個項目已經實現投產。
(三集群發展已成規模,示范作用顯著
目前,作為專用車產業集群牽動龍頭和主要載體的遼寧 專用車生產基地規劃面積已達 55平方公里。三年來累計投 入建設資金 30億元,現已完成了 7平方公里起步區和 16.8平方公里拓展區的建設。其中,工業用地面積達到 21平方 公里。在項目招商方面,專用車基地已引進了以世界 500強 企業中航工業集團、際華集團,中國 500強企業華晨集團、龐大集團、中歐集團、曙光集團、同捷集團為代表的專用車 整車及零部件項目 150個。其中開工項目 70個,投產項目 30個。2011年,專用車基地共銷售車輛 6.1萬輛,實現主
營業務收入 270億元,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 1.75億元。專用車生產基地已經成為了一個產業集聚、土地集約、功能完善、配套齊全、服務良好、環境優美的高標準產業基 地。專用車產業集群也先后獲得了 “遼寧十大經濟名片”、“遼 寧省首批十大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遼寧省示范產業 集群”等稱號。
(四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日趨完善,作用日益凸顯 一是規劃建設了東北機動車交易市場項目。該項目包括 專用車博覽中心、二手車交易中心、汽車名品 4S 城、機動 車檢測中心、機動車維修美容中心、機動車交易服務中心。目前,專用車博覽中心、機動車汽車檢測中心已投入使用, 并以此為主會場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鐵嶺 專用車博覽會;23家 4S 店已有 17家開工建設, 9家投入運營,明年將全部 投入運營。同時,以此為基礎,總投資 50億元的 7S 汽車廣 場項目已掛牌并投入運營。
二是規劃建設了生產基地研發中心項目。目前,生產基 地研發中心辦公樓已經建成,并與中科院沈陽分院、中國兵 器集團北方車輛研究所、國家工程機械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同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清華大學汽車學院人機工程試驗室 等 12家科研院所達成合作意向。今年新引進了漢陽專用汽 車研究所入駐,香港客商投資建設的遼寧恩美汽車檢測、試 車場項目正在建設中,今年可投入使用。可為生產基地企業
提供產品研發、設計、試驗、試制、檢測、專業培訓、技術 咨詢等全方位的服務。
三是規劃建設了腰堡新城商務生活配套區。目前,腰堡 新城商務生活配套區已建成,金融服務中心已建成, 4家銀 行已入駐并開始辦理業務;職業教育基地已開始在鐵嶺新城 區職業教育學院招收汽車專業學員。
二、下步工作安排
為保證開發區工業園區實現全年發展目標,下一步我們 將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一做大做強現有企業,實現落地項目投產達效新突 破
按照市委、市政府確定的 “雙百工程” 和企業倍增計劃, 鞏固壯大現有投產企業, 加大服務力度, 幫助企業開拓市場, 擴大企業銷售量。對重點企業尤其是“雙百工程”企業,通 過調度包保服務秘書和定期走訪企業方式等多種方式,實行 企業動態監測機制,及時掌握企業的發展情況,及時解決生 產中的問題,保障企業正常生產運營。
(二高層推進,實現重特大項目招商新突破 抓好擴大 產業集群工作
要在招商過程中,一方面對重特大整車項目實行精確定 位,點對點高層推進,動用省、市主要領導資源優勢,力爭 實現重特大整車項目招商的新突破。重點是加大對汽車、工
程機械制造和專用車行業龍頭企業,如一汽、二汽、廣汽、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玉柴、吉利、奇瑞、雷沃等大集團、大企業的招商力度,力爭引進投資超 50億元的項目或整車 項目及不需要資質的工程機械制造項目,豐富產業集群;另 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研發中心、檢測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 設,延伸產業鏈條,壯大產業集群規模。
(三做好服務、調度、推進工作,促進大項目的投產 達效
一是通過完善項目服務和調度機制,對簽約項目要重點 幫助解決好土地、環評、供電等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二是對 在建項目要及時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 題。重點推進同捷超級平臺、中航特種車輛、超越房車、乾 豐特種
車等簽約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早日實現竣工投產, 力爭到 6月末專用車投產項目到達 35個;三是加快黃海專 用車、際華專用車等在建項目建設進度,盡快投產達效,(四創新發展思路,實現園區創新工作新突破 一是參照先進園區管理模式,通過公司化運作、推進園 區及專用車基地走入資本市場,實現管理和運營模式創新, 促進園區發展有序進行,形成良好的經濟效益;二是創新平臺建設,打造集研發、銷售、金融、維修、配件、交易、汽 車文化及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智慧平臺,進一步完善園區功 能;三是推動入駐企業進行新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加快開
發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切實提高生產效率、經 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形成集團化運營。五是迎難而上,五是迎難而上,實現瓶頸破解工作新突破 迎難而上 一是加大融資力度,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確保資金 保障能力,確保招商政策兌現和剛性支出;二是加大資質并 購力度,爭取國家工信部支持,盡快完成資質驗收,獲得生 產資質,使企業生產的產品可以銷售,為生產基地產生經營 性稅收;三是加大服務力度,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拓展市 場空間。鐵嶺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 二〇 一二年四月十四日
第三篇:工業園區工作匯報
建設x工業園區是市委、市政府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優化調整產業布局,提升城市承載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重大戰略決策。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特別是在春立市長的直接指揮下,經全市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x工業園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各項工作強力推進,有序進行,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工作進展
1、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XX年4月24日,達道灣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正式啟動。在短短3個多月的時間里,經市規劃、國土、建設、交通、公用事業、電力等部門夜以繼日的努力奮戰,千山區政府的全力配合,園區的土地征用、房屋拆遷、道路建設等各項工作均取得了重大進展。園區內現已建設高標準道路9條,總長22.3公里,“四橫六縱”干道系統初具規模;園區內供水、供電已基本到位,排水系統、供熱系統正在緊張建設過程中。園區現已具備了項目開工建設的基礎條件。占地11.4 萬平,建筑面積4.2萬平的六棟標準廠房已開工興建。
2、項目工作穩步推進。經擇優篩選,已有11個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牽動作用強的項目正式進入園區。11個項目涉及機械、冶金、化工、裝備制造、汽車等行業和領域,總投資額為21.05億元,建成后預計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目前,這些項目已全額繳納了土地出讓金,地質勘探、區內回填、工廠平面設計、施工圖設計等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各項開工手續也正在辦理中,馬上就可開工建設。后續的十個項目正在準備提交市規劃委員會審批的材料,另外還有22個項目在洽談推進中。
3、管委會的組建工作基本完成。XX年5月31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批準組建x工業園區管委會。我們在全市行政事業單位挑選業務精、素質好的管理和技術人員進入管委會,經過短短2個月的磨練,一支堅強、有力、精干、高效,具有高 度創業精神和奉獻精神的干部隊伍基本形成并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并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管委會機構設立各種手續的辦理;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高質量地制定了管委會內部管理、招商引資、項目服務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精打細算,圓滿完成了辦公場所的簡單裝修工程。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根據市政府“一手抓空間、一手抓項目”的工作部署,我們將主要推進以下幾項工作:
1、全力做好項目服務工作。按照決策執行制的要求,拓展服務的內涵外延,為項目單位提供深層次、高質量的服務。開工必備的手續,由我們管委會負責集中協調辦理;建設過程中的各種難題,由我們管委會出面協調解決。建立調度例會制度,對進區的項目單位每周調度一次,針對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會同相關部門馬上提出解決方案,抓好落實。力爭到年底,開工建設的項目達到30個。
2、全速推進園區軟硬環境建設。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把這項工作擺在首位,確保進入園區的企業水、電、氣、供暖、通訊等基礎設施按時暢通。同時,在管委會內部加強制度建設,以誠相待,信守承諾,全面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努力為投資者創造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功能完善的投資環境。
3、全面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創新觀念,強化措施,主動出擊,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招商活動,吸納大項目、好項目進入園區。同時,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之路,實現園區的可持續發展。力爭到年底,“四個一批”的項目滾動發展到100個。
達道灣工業園區承載著市委、市政府的重托,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和工作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加快發展,促進進區項目早投產、早見效,早日把達道灣工業園區建設成在全省有一定影響力的、富有鮮明特色的一流工業園區,在鞍山實現“總量倍增、位次前移、追趕沈大、殷實和諧”奮斗目標進程中發揮應有作用。
第四篇:工業園區工作匯報材料
工業園區工作匯報材料
放大區港園聯動效應提升保稅區綜合實力
今年以來,保稅區始終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破難奮進強實力,開發建設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上半年,完成業務總收入678億元,同比增長63%;工業產品銷售收入143億元,增長73%;引進注冊外資3.6億美元,增長112%;實際利用外資1億美元,增長8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億元。保稅區和保稅物流園區實現進出區貨運總量243萬噸,貨值23億美元,征收關稅及代征稅11.2億元,其中保稅物流園區的貨運量和關稅在全國8家保稅物流園區中名列前茅。
雖然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的目標,但按照市第九次黨代會總體要求,尤其是按照6月16日省委李書記對建設節約型、環保型、高效型綠色化工園區的高度評價和新的要求,我們深感壓力大,責任重。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今天的會議精神,圍繞“三年打基礎、五年大發展”的奮斗目標,自加壓力,拼搏實干,敢立潮頭,勇當龍頭,不斷提升園區綜合競爭實力。
經濟發展目標是:到“十一五”期末,全面打造高層次的“二二三四四”工程,即圍繞“兩個提升”:提升保稅區經濟發展的貢獻份額(每年提升1.5-3個百分點),提升保稅區開發開放的龍頭地位;實現“兩個千億”:營業收入超3000億元、工業銷售超1000億元;打造“三個超10億美元的產業基地”:陶氏、道康寧、英力士3家企業投資額分別超10億美元;培育“四個超100億元的特大型企業”:陶氏、道康寧、英力士、東海糧油4家企業銷售分別超100億元;培育“四個超50億元的規模型企業”:駿馬集團、華源化工、蘇州精細、日本三井4家企業銷售分別超50億元。
區域形象建設目標是:圍繞打造國內一流的專業化、品牌化、生態化的現代工業園區目標,今明兩年,把保稅區鐵絲網內的區域建滿,用足用好每一寸土地,全面改變保稅區內空地連片的形象,同時努力把揚子江化工園建成全國最好的示范化工園區。
1、做強產業集聚。瞄準全年引進注冊外資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的目標,抓好在談項目,推進在批項目,落實開工項目,使一批高科技、循環經濟和基地型項目盡快產出。在談項目,加快推進投資8億美元的日本住友化學幾內酰胺、投資1.2億美元的荷蘭帝斯曼幾內酰胺中間體、投資1億美元的印尼三林萬業烷基苯、投資8000萬美元的保鮮劑、投資5000萬美元的新加坡永科電子芯片基板半導體、投資4500萬美元的日本大阪有機化學丙烯酸等項目的洽談進度;在批項目,力爭注冊1億美元的英力士苯酚、注冊1.2億美元的藍星化工雙酚A、注冊8000萬美元的陶氏增資新項目、注冊3000萬美元的美國優尼科瀝青、注冊1500萬美元的德國可耐福等項目年內完成報批,并繼續抓好日本三井PTA項目的報批工作;開工項目,全力加大道康寧、PPG涂料、奔陸潤滑油和華奇化工等項目的開工力度,確保年內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開工項目不少于20個。同時,加快進度,強化落實,確保總投資4.39億美元的20個在建項目年內竣工投產。
2、做大流量經濟。認真貫徹落實市第九次黨代會關于“把保稅物流園區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較強集聚力的區域性物流基地”的精神,全力“打造物流平臺,打通物流通道,打響物流品牌”。在積極做好保稅港區申報工作的同時,以資本運作的方式組建一個集物流招商、融資、基礎設施建設于一體的物流運作實體,做大做強保稅物流園區,為保稅區的轉型升級夯實基礎。在確保化工品市場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的同時,按照“既要創出品牌,又要贏得實惠”的思路,全面推進紡織原料市場的建設,力爭在年內建成一個一定規模的新市場。進一步完善物流園配套,確保物流園華爾潤集裝箱碼頭工程8月底完成,確保西區卡口改造工程9月底完成,加快東區孚寶碼頭建設。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的樓宇空間,積極發展“樓宇經濟”,重點引進一批大型貿易公司,改變區內空樓較多的狀況,繁榮園區人氣。
3、做亮區域形象。在載體建設方面,本著量質并舉的原則,加大推進力度,確保8月底全面完成2650戶農戶的拆遷,10月底完成長江路改造,11月底完成港華路延伸段的建設。加快推進消防特勤中隊和危化品停車場的建設,以及化工園水系改造工程及沿河景觀工程。突出綠化建設,投入2730萬元重點建設長江路、港豐路、南海路、港華路等道路的綠化工程,增綠增亮。在軟件服務方面,進一步實施政務公開,健全首問負責制和服務承諾制,提高行政效能。加大政策宣傳和信息溝通,為企業排憂解難。積極推進監管政策的創新,為企業提供便捷的通關環境。
4、做優生態開發。始終堅持走環境保護式開發的道路,努力提升保稅區的生態形象。在認真做好保稅物流園區環評工作和三個園區安評工作的同時,重點抓好化工碼頭、化工儲罐的環保建設和管理,全面提高環保安全管理水平。在產業發展上,嚴格準入“門檻”,重點引進一批污染低、環保技術好、科技含量高的國際大公司,大力發展環保型產業。在現有蘇州精細、棕櫚油、苯酚產業鏈的基礎上,加大力度實施產業鏈招商,提升園區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同時,明確專門力量,重點引進一批高科技項目,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減輕園區環境承載壓力。
第五篇:一季度工作匯報
2008年經濟發展部
一季度工作小結、二季度工作安排一、一季度工作小結
在社區黨總支、集中區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經濟發展部一班人員認真分析2008年經濟發展態勢,面對2008年工作責任書明確分工、職責到位,認真編制了2008年企業目標任務書,與企業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78份,簽訂安全防火承諾書78份。特別是針對今年的雪災,我們堅決貫徹上級有關指示,做到該停產的堅決停產,該撤離的堅決撤離,做到了在雪災期間無發生一起人員留滯事故。
1、一季度經濟運營情況:工商二業納稅營銷達4.22億元,完成任務27%,同比增15%,其中商業完成2.08億元,完成任務28%,同比增14%。工業完成2.13億元,完成任務26%,同比增16%。
2、工商二業一季度國地兩稅入庫1121.12萬元,完成任務23.08%,同比增7.37%,其中國稅入庫528.1萬元,完成任務22.21%,同比增4.96%,地稅入庫593.02萬元,完成任務23.91%,同比增9.62%。由于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提高,國家稅收政策的調整,特別是機械行業受價格沖擊最大。如骨干企業南元機床一季度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達30%,如白云線纜、鑫馳冶金等使用銅材的企業,由于成本上漲過快,壓縮了企業利潤,造成稅收下降,因上述原因造成一季度稅收目標差1.12個百分點,未完成稅收開門紅的目標。
二、二季度工作安排
認真做好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力爭做到不錯、不漏、不反工,針對一季度經濟運營情況積極走訪有關企業,主動為它們排憂解難,盡量為它們創造發展環境并積極提供各類信息,幫助新辦企業解決遇到的各種困難,使他們盡快產生效益,針對排查稅庫來我社區的企業,主動上門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稅庫轉移工作,在廠房載體不是很充裕的情況下,盡量利用私營企業多余廠房引進一批新辦企業,確保雙過半,面對安監工作的新要求,我們將積極按上級部門的要求,對轄區內登記造冊的百余臺特種設備做好操作工培訓工作。
我們相信在上級有關部門領導的幫助和關心下,在各兄弟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濟發展部門一定能夠取得雙過半。
經濟發展部
2008年4月7日